上海穿越者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楼主: 小金废刀

07年5月25-27日 仙寓山-池徽古道-经典徒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冯家顶是祁西箬坑乡的一个小山村,处于大山之巅,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淳朴的民风,犹如世外桃源般的迷人。
从箬坑沿箬檫河而上,一路山清水秀,乡野风光宜人。至半山,有一大水库,建有红旗电站。两条山溪一左一右从两高山流来,左至冯家顶,右上榉根岭。榉根岭是一条徽池古道,在当年可算是一条交通要道,石板路铺在山腰曲曲折折,古韵悠然。溪水奔流撞击着岩石,远远望去似一条白练。两边树木葱茏,山花争艳,真可谓风光如画。红旗水库似一高峡平湖,妩媚地躺在群山怀抱中,给大山增添了无限情趣。库水碧绿透明,清得叫人心醉,不时有水鸟掠过湖面,恰如世外桃源般的清幽。

水库旁有一庙基,庙宇虽已不复存在,当年和尚栽的古树仍在,有珍贵的红豆杉、罗汉松,苍老而不失生机,屹立在山间溪边,见证着山中世事苍桑。庙基旁有几块石碑,记载着当地的历史:这里最早是明嘉靖30年(1551)由寒谷先生开垦地基始建茶庵,万历3年(1575)寒谷的儿子建造圆通庵,清康熙30年(1691)重造,并有田地祠产。圆通庵不仅是为过往商家歇脚和提供茶食的驿站,而且管理周围山场林木,禁止开垦荒山种植苞芦,以防止水土流失。先人们良好的生态意识给今天留下了丰厚的财富,这里植被丰茂,古树葱茏,溪流潺潺,丝毫不减当年。

沿着山腰再往左上,走过一道道山梁,远远便可看到的房舍掩映处,就是冯家顶。小村不大,静静地安卧在山间谷里,显得十分宁静而优美,村后绿竹叠翠,清山如屏;村中青瓦粉墙,数株枫、松点缀其间;村前有如弯月般的水田,小溪舒缓地流趟,真是一幅绝妙的水墨丹青,山村景色令人陶醉。

冯家顶四周山高谷幽,风光秀美,尤其是对面的山谷里,有一叫鬼门关的瀑布群,蔚为壮观。瀑布群处在两山的夹缝中,沟窄水急瀑高,古木森森,苔鲜遍布。瀑布一个接着一个,或长或短,或宽或窄。或飞流急下,汹涌雄壮;或斜出飘溢,娟秀妩媚。飞珠漱玉,水汽氤氲,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魅力。

冯家顶右侧海拔1千多米仙寓山上有一景点,沿着山溪蛇行,约摸1小时遍可到达。在两山之间“马鞍”部有一垒起的石墙,长约150米,高约1米,有门相通,有孔了望,有屋可居住。因其酷似万里长城,人们便称其为小长城。这原是旧时的军事防御工事,如今战火早已远逝,工事成了古迹,石墙斑驳,青藤杂草遍布其上,有苍然古意。

近年来,冯家顶这颗藏在大山中的绿色明珠,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山民们搞起了生态旅游,将望风台、古长城、神仙桥、榉根岭、大瀑布群、红旗水库、圆通庵等景点串联起来,吸引了许多山外游客,风味独特的农家饭、绝无污染的高山茶吃得游客直叫好,不少到此一游的人大发感慨:冯家顶是天上人间。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背包族的乐土----仙寓山冯家顶

                                                  斑纳
 
     冯家顶,一个并不出名的地方。它悄然隐藏在安徽省祁门县箬坑乡海拔700米比较

远的的一个小山顶上。它的周围除了山,还是山,一条乱石铺阶的小道,很有坡度地牵联着山里和山外的世界。冯家顶是个高山自然村,由清朝乾隆年间潜山来祁开荒的“棚民”组建而成。他们聚族而居,单一冯姓。现在全村人口有160余人,他们以林、茶为主要收入,世代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走进冯家顶,是在黄山一群玩户外运动的背包族驴友们的怂恿下实现的。我们怀着探险、觅路、求异的心情,踏上征程。路在我们脚下延伸,山道弯弯,溪水潺潺。大家经过客车、货车、三轮车的辗转,亲密接触了国道、省道、乡道、村道、还有不知名的防火道。等到清风送爽之时大家才猛然发现,我们的肌肤已经是充分享受阳光的味道了。蓦然回首,经历了峰回路转的我们已经在灯火栏栅处。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大家驻足品位都喜不自禁。极目远眺:青烟缭绕、灰白飞烁、绿色视野、碧波荡漾;眼前迷散的缥缈淡雾,隐约显露出绿林深处的小山旁,一排排错综交替的黑瓦红墙的泥房和泥房旁向我们热情招手致意的山民们。这里的一切,亦梦亦幻,和谐有 序,巧夺天工,犹如布达拉宫的藏族神韵,着实让人着迷。
    青烟缭绕:并非炊烟,也非云海,而是谷涧深处的溪潭瀑流飘洒飞逸出的青丝蔓缕,游荡弥漫在崇山峻岭和逶迤连绵的山林泉石之间。那山间的瀑布便是水门湾瀑布,又称鬼门关瀑布,它美丽的传说故事,让你不得不去一看。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从徽池古道来徽州途中路遇刺客。他们径由“圆通庵”(现红旗水库)转至冯家顶避难。由于月黑天高加之山道难行,他们心中急切慌不择路,无意中走进了静寂幽深,怪石嶙峋的水门湾峡谷。待次日天光大亮,但见此处,四周悬崖断壁,林深叶茂,飞泉纵横。如此惊险的地形让乾隆皇帝不禁惊叹:“好一处峻峭险壑之地,昨夜朕是闯进了鬼门关了”。后来消息传至村中,村中的冯氏祖先认为皇帝是金口玉言,不得更改,至此,水门湾称谓的一切均由鬼门关之词替代了。不过“鬼门关”峡谷风和日丽之时,却也别有洞天,并不像名字听上去那么可怕。风吹着淡淡的风,水流在静静的水里。这边的风与那边的水,倾情互动,和谐交融,也相得益彰,妙然成趣。倒让人觉得此处乃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妙高台。
    灰白飞烁:灰的是雄关,白的是古道。雄关乃“小长城”遗址也。它位于石台、东至、祁门三县交界处,海拔1375.7米,为黄山与九华山交错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西脉,是仙寓山一个重要关隘。此关隘系1850年湘军为抵御太平军入侵而建的工事。据说城墙全部由大块的石头拌和着桐油堆砌而成,异常坚固。现保存的“小长城”遗址长约20余米,宽1米有余,高2米开外。四周依稀可见散乱的碎石就是残酷战争的见证。距“小长城”约300米处至今仍保留当年能容纳一千多人的练兵场。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依旧照古人。这厚实的墙给人的感觉还是那样的霸气,雄风丝毫不减当年。正是这种韵味才引无数驴友竟折腰,来此安营扎寨,夜数星星和历史对话,慰籍天国的亡灵。古道为池徽古道:池徽古道是由安庆府城至徽州府城的山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真正可以叫做“安、徽古道”的一条路。它全程200公里,很多处已因公路的修通而废弃,在当年其地位应与清凉峰的徽杭古道相当。目前保存完好的池徽古道有5公里长,它位于冯家顶周边仙寓山东北10公里处。如今这条道,没有了早年间的喧嚣,商贾和农人们在这条路上奔波劳作的足音也已渐渐远去。这条青石板铺砌的道路静静的躺着,默默地诉说着久远了的历史与沧桑。如今偶有图近道的农人才来打扰其宁静。
    绿色视野,碧波荡漾的是迷雾森林。从冯家顶出发,登顶仙寓山,必须要穿越被当地人称作是“牛角弯”的原始森林。此处森林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原始森林同属一脉。相传此山系的形状酷似一头神牛,而森林正地处牛的角上并弯曲来回,故名“牛角弯”原始森林。森林景观是冯家顶景观的主体,植被为原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山地灌丛、山地草甸和黄山松纯林构成。森林覆盖率达78%。天然林错落有致,色调鲜明,据不完全统计,这里各类植物有1348种,其中木本植物88科520余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13种、动物29种。被称作“丰富的天然基因库”。我们初入林中,心情不错。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密林深处,青山绿水相依,烟云变化无常,于险峻中见温柔,秀美中见恬静,奇幻中见优雅,生态环境极为优美。我们穿行其中享受森林浴,远离城市的喧嚣,不时吃着向导冯新发从树上给我们采摘下来弥猴桃之类的野果。如此这般天地,实在是难得的清闲。当主峰仙寓山被我们征服在脚下的时候,我们都有着无限喜悦的成就感。听同行的向导介绍,仙寓山原名仙女山,相传远古时期有一女子来此修行得道而出名。到了明清时期山中建有庙堂皆为和尚入住,遂更名仙寓山。我想和尚更改山名此举,无非是想维护男子的微薄尊严罢了。
    祁门冯家顶,风景这边独好!但路,实在是很为难大家。这里山高、路险、溪深、林密,不太适合发展常规旅游线路。但具有美妙特质环境的冯家顶,却成了背包族驴友们的一片乐土。
    淳朴的老乡们,一直没有忘记他们自己,是从外乡迁徙过来的棚民。他们很自豪地说着他们,世代保留的传统习惯;说着他们居住的,冬暖夏凉天然空调似的,红色的泥房;他们反复地说着他们房顶上盖的,有别于徽派建筑方法的瓦。棚民房顶上的瓦的沟面是统一朝下的,一定间隔并排铺设而成,纵向的瓦与瓦之间留着条淌水的漕。而徽派建筑盖瓦的方法,则是利用瓦的沟面朝上纵向铺设当水漕。不同的操作方法意味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正是他们要表达的简单思维。他们努力想告诉我们,他们可以从不同房子的瓦上看出,房的主人是不是自己的老乡?我们很高兴在和老乡们的交流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来的知识,包括从房子的瓦上,了解徽州本土人与外来棚民间的不同文化差异。
  这里有太多的乐趣,可以让您去寻味。只要您愿意,您就可以感受到。诸如,神仙桥、仙女峰、望风台、大瀑布群、玉泉井、古战场、红旗水库、圆通庵遗址(1934年毁于战火)等等。还有很多很多的寰琼玉宇,仙风道韵,遗闻趣事------,它们都在静静地等着,等着像您一样的有心人,去挖掘、去品位、去和它们交流------。

                                                                                                                                                                                                                 斑纳
                                                                                                                                                                                                                       2005、7

发表于 2007-5-8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金你好认真的啊

赞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07年5月25-27日 仙寓山-池徽古道-经典徒步

07年5月25-27日 仙寓山-池徽古道-经典徒步

我们将要乘的摆渡车,有时要下车推的


 

07年5月25-27日 仙寓山-池徽古道-经典徒步

07年5月25-27日 仙寓山-池徽古道-经典徒步

我们将要请的向导冯玉祥,是冯家顶的头
发表于 2007-5-9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金飞刀真不简单,路书赛过象散文,似采风特写,非常棒!

发表于 2007-5-10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金废刀,到时候你要带头推车的。
发表于 2007-5-10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大叔,大叔辛苦了
发表于 2007-5-11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金的功课是最齐全的

欢迎更多的驴子锻炼自己带队!

发表于 2007-5-11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份,好象是球球带队,听她说过的。
发表于 2007-5-11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手机版|小黑屋|上海穿越者户外俱乐部 ( 沪ICP备12047122号 )

GMT+8, 2025-4-9 01: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