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穿越者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楼主: 萧寒月

10.1冷线额济那旗 最新补充建议贴,已报名同学 请看然后给意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9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神奇的树种,它的生长总是和凤凰与鲜血紧密相连……这是一个多变的树种,春夏为绿色,深秋为黄色,冬天为红色……这是一个坚强的树种,活着三百年不死、死后三百年不倒、倒后三百年不朽……   胡杨是中亚地区唯一适合生长的乔木,它是大自然漫长进化过程中幸存下来的宝贵物种。它妩媚的风姿、倔强的性格、多舛的命运激发人类太多的诗情与哲思。古往今来,胡杨已成为一种精神而被人们所膜拜……   弱水河畔、居延海边是胡杨的故乡,这里的39万亩胡杨林是当今世界仅存的三处天然河道胡杨林之一、是阻止巴丹吉林沙漠向北扩散的重要屏障,是中国西部生态的天然宝库……   苍龙腾越,虬蟠狂舞,千姿百态,美妙绝伦……黑河水断流、居延海干涸,70多万亩胡杨林现仅残存30万亩。哀叹胡杨的远去也许更应该哀叹人类自己,拯救胡杨林便是拯救人类自己的家园。建立额济纳生态保护区己刻不容缓!

发表于 2009-7-29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居延海风景位于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北40公里处。居延海是由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水注入形成 的天然湖泊,分为东西两个湖泊,水域约300平方公里。   
 
    媒体上对于居延海的命运关注颇多,它也是额济纳的母亲河——弱水(黑河)命运的写照。远古时期,居延海是我国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由现在的东居延海(苏果淖尔)、西居延海(嘎顺淖尔)和京斯图淖尔(古居延泽)组成。居延湖面曾宽达2600多平方公里。随着弱水的变迁,居延湖成了忽东忽西的“游移湖”。从汉代起,居延海成为重要的屯戍区,水草丰茂,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从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东迁后选择了这里作为他们东归后的第一个栖息地。

    古人云“弱水三千”,如今取一瓢何其难。黑河已经多年无力注入下游的湖泊,东、西居延海成为一片焦黑的戈壁滩,傍水而生的牧民都被迫迁移了,被称为天鹅湖的居延泽也挣扎在死亡线上。

发表于 2009-7-29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残阳如血、漠风当歌,烽火狼烟、羽翎传信。抚摸暮色笼罩下的残垣断壁,沉甸甸的思绪从指间滑落,消失在历史无言的厚重里。古道蜿蜒、笛声悠咽,对视着胡杨林泪水潸然……

  “居延”一词为匈奴语,其意为“天”。居延地区原为匈奴牧地,19岁的大汉将军霍去病大破匈奴后汉朝曾在这里屯兵戍边,创造了居延地区灿烂的汉文明。汉后这里的文明断断续续、起起伏伏,战争的创伤浸透了弱水河畔。时至公元1038年,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在这里设立“威福军司”,这是居延文明的又一次高潮,也是这里成为如今西夏文化研究重要线索的原因。1226年,成吉思汗蒙古军第四次南征攻破黑城,1286年元世祖在此设“亦集乃路总管府”,这里成为中原到漠北的交通枢纽,马克波罗就是沿着这条古道走进了东方天堂。

  1372年,明朝征西将军冯胜攻破黑城后明朝随即放弃了这一地区,此后黑城便在尘封的历史里沉睡了的近700年。1886年,俄国学者波塔宁在额济纳考察时发现了黑城。1908年4月,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在这里掘得大量西夏文物,其中包括珍贵的汉文、夏文对照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及《音同》、《文海》等古籍,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和掠夺行径轰动考古界和史学界……

  黑城平面为长方形,周长约1公里,东西434米,南北384米,两墙中部开设城门并加筑有瓮城。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残高约9米。城西北角建有一覆钵式喇嘛塔,原有的街道和主建筑依稀可辨,四周古河道和农田的残貌仍保持其轮廓。沙漠已经快将这里吞噬,黑城里面还埋藏有多少珍宝是一个未解之谜,但它给人类带来的思考绝不应该仅仅是珍宝……

发表于 2009-7-29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怪树林

  在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西南28公里处,是一片东西宽、南北长的辽阔地带。这里枯死的胡杨“陈尸”遍野,呈现出古老的原始风貌。冥冥之中,渗透出一股狰狞恐怖的气氛,令人毛骨悚然。这就是神秘的“怪树林”。

怪树林的传说

  苍凉的“怪树林”,据说是黑将军及众将士不死的灵魂所在。相传,当年黑城有一个守将名哈拉巴特尔(即黑将军),此人英勇善战,威名远扬。后来,有大兵进犯功城,来兵把河水截断,黑将军在既无援兵,又无饮水的困境中,率兵突围。出战前,黑将军将70多车金银财宝和一顶镇城之宝—西夏皇冠全部投入城内的枯井中。为了不使亲情骨肉遭受入侵者蹂躏,黑将军把自己的一双儿女推倒井里,封土填埋。黑将军带领士卒冲出城外,一路拼杀,最后战死在离城西不远的怪树林。

怪树林的形成原理

  怪树林实际上是大片胡杨树枯死而形成的。胡杨是一种奇特的树种,生命力极强。近代以来,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极大的破坏了胡杨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特别是额济纳河断流,沿河两岸的大片胡杨林因缺水而枯死。胡杨特有的耐腐特性,使大片枯死的胡杨树干依然直立在戈壁荒漠之上,形成形态怪异的悲凉景观。


发表于 2009-7-29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森楚鲁怪石城位于阿拉善右旗努日盖苏木境内,距旗府所在地220公里。“海森楚鲁”为蒙语音译,意为象锅一样的石头。在方圆二十余公里的地方,大到几十立方,小到拳头大小的风蚀原石随处可见,怪石林立,形态各异,有象临空欲飞的硕大雄鹰,有象“蘑菇云”……各式各样,栩栩如生,与云南石林,黄山怪石相比也并不逊色,使人感到大自然神赐般的无穷魅力。据专家考证,此处的怪石质为花岗岩,在数千年前,此处为海底,岩石经过海水长期冲刷,形成了圆形、椭圆形或雏形;后来由于地质结构的不断变迁,海底上升为陆地,原石经过风力剥蚀,逐渐形成了如此怪异的形状。在清朝年间,甘肃高台县府发现了这个别致的怪石区,并把它命名为“石城”;景区内有数股泉水,最大的一股又被称为“石城泉”,又因为泉水所在的巨大原石形同一尊卧佛,所以又被称为“卧佛泉”。上面刻有“康熙三十八年四月十五日高台县府李亲来到此石城泉”的字样,据传为清朝年间高台县府在此开金矿所遗留,具有一定的史学研究价值。海森楚鲁怪石景由于形状怪异奇特,怪石面积大,具有开发价值和潜力。

交通:从阿右旗早8:00出发,2.5个小时(170公里)到海森楚鲁怪石城

海森楚鲁怪石城特别提醒:海森楚鲁往双城的部分路段,都是危险的穿沙路段,转弯时一定要提前放慢车速。

发表于 2009-7-29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内蒙古额济纳旗旅游全攻略

 


   
一部《英雄》让金秋灿烂的胡杨林和额济纳旗的名字比翼传扬,这个地处偏僻、至今未通飞机和火车的内蒙古西部边陲,和敦煌的雅丹地貌、九寨沟的箭竹海一起,成为旅行者和摄影人向往的天堂。那场胡杨林中两个红衣美女在漫天飞叶中的决斗,令多少人心醉神迷,只是不知吸引眼球的是明星的美丽还是胡杨林眩目的灿烂!   

  发现额济纳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王维这首脍炙人口的《使至塞上》描述了额济纳的苍茫大漠景色, 诗中所提到的居延,就在今天甘肃、内蒙和蒙古国交界处的额济纳旗。 

    “额济纳是古西夏党项族语,意为黑水,古为居延地。居延是古匈奴居延部落的居住地。元朝又叫亦集乃。三百年前,土尔扈特人东迁于此,始称额济纳。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最西部,东南西北分别与阿拉善右旗、甘肃省金塔、酒泉及蒙古国相邻,总面积达11.46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达500公里,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边境旗,也是内蒙古最大的旗,其中90%以上是戈壁、沙漠和低山残丘。 

    闻名遐迩的汉代居延、历史悠久的西夏黑城,与举世瞩目的中国东风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科技文明在这里相汇。这里生活着蒙古族的著名的部落——土尔扈特部落,清朝康熙时代的土尔扈特蒙古人因从伏尔加河流域大回归的壮举而久负盛名,是历史上国家统一的重大事件。弱水流沙掩埋了无数的历史,汉武帝时的障塞、居延城、西夏名城黑水城等遗迹却保存至今。这里有一望无际的戈壁和苍凉壮阔的沙漠景观,是内蒙古著名的骆驼之乡。额济纳旗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多姿多彩的胡杨景色、沙漠绿洲之中牧人的生活风俗,构成其独特的文化底蕴。 

    这里原本是三千弱水的流汇地,从巴丹吉林沙漠往西南,就是游移不定的古居延海。远古时期,居延海是大禹疏浚的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弱水流聚,形成绿洲,水草丰美,传说庄子逍遥游后是在这里升天的。后因自然环境恶化,河道堵塞,或为战争而截流,汉代著名的居延属国、神秘的西夏重镇黑城,连同美丽的湖泊,一起在沙海上消失了。

    大漠英雄——胡杨

    在这片被称为绿色净土的神奇美丽的土地上,沙漠的旷野里生长着高大挺拔的胡杨树、一望无际的红柳、楮红色的碱草地和茸茸的骆驼草,沙丘起伏绵延不绝,羊群在树林和草丛中游荡,晚霞的光影在驼峰上流动,黄昏时分传来阵阵驼铃,深秋的天空中闪烁着胡杨叶明艳的金黄色。 

    在巴丹吉林大漠的周边地带生长着被称作活化石的胡杨,因此额济纳旗被称为胡杨树的故乡,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胡杨林之一,是观赏和拍摄胡杨的最理想去处。额济纳胡杨以它古老原始的树种,龙盘虬曲的雄姿,变化无常的叶形,居傲风沙盐碱的特性,以及奇特多样的繁衍方式,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也得到的赞许。 

    每年秋天,九月底到十月中旬的金色秋天,是胡杨树魅力尽展的最美季节,一夜寒露会骤然把整片的胡杨树全部染黄。在短短的几天之内,绿色的胡杨叶全部变成纯粹的金黄,在湛蓝的天空下,在荒芜的沙漠中,宛如阳光一般明媚灿烂。而当寒风乍起,一树的绚烂又落成满地金黄,这也成为旅行、摄影的黄金季节。最近两年,每年十月上旬,阿拉善盟都会在额济纳旗举办胡杨节,在胡杨节的诸多活动中,摄影比赛也成为重要的一项,金秋时节摄影爱好者便会云集于此。 

    在额济纳旗摄影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胡杨。到了额济纳河岸,便到了胡杨的王国,既有生机勃勃的胡杨林,也有像怪树林这样的胡杨树遗体博物馆。夏季,这些已生长了二、三百年左右的胡杨树,树干粗高,树冠圆簇,远看有如在天际翻滚的绿云。而秋天,胡杨林一片金黄,牧舍羊群掩映其间,曲折绵延数十万亩,绚烂耀眼。神奇壮观的胡杨树就生长在额济纳旗达莱湖布镇方圆50公里的范围之内,无论对摄影爱好者还是旅行观光者都是绝佳的选择。 

    额济纳旗的胡杨林,分布在由黑水、白水汇聚的额济纳河流域。额济纳河是条间歇性河流,密集林区主要在额济纳河分叉的河洲地区,是最吸引人的去处在二道桥、四道桥、八道桥,这是以额济纳河上的八道桥为名划分的,从额济纳旗达莱湖布镇往东每隔两、三公里就有一座桥,从一道桥到八道桥,每道桥都有胡杨环抱着,总共有十七公里的公路,一直都是在胡杨林中穿行,环境有点像《廊桥遗梦》里的麦迪逊县,那里是七座廊桥,这里是八道胡杨桥。 

    四道桥一带的风光令人惊叹,在这片沙质的土地上竟然浮现出一些田园气息,如果能在河边露营一晚,清晨便听到有鸡鸣犬吠之声断续传来。四道桥到处是巨大的胡杨树,桥边东北处的胡杨林特别引人注目,树干粗大,造型千姿百态,或如苍龙狂舞,或似孤鹜翻飞,有的彼此相互依偎,有的枝桠斜伸,是拍胡杨林的最佳地点。当秋风乍起,一些叶片开始飘落,就如同铺向天边的金黄地毯,映衬着纯净的蓝天白云。 

    六道桥有大片的无边无际的胡杨林,走在金叶铺就的林间,偶或可以看到剽悍的蒙古牧人骑着高大骆驼穿行其间,从你的视野里一掠而过,携带着羊群经过时扬起的尘烟在光影里跳跃。六道桥一带是可以走进胡杨林最深处的地区,一路走进去会发现形态各异的胡杨树,古老虬劲的枝干随处可见,造型千姿百态。 

    二道桥的胡杨生长在额济纳河畔,河水静静地流淌,滋润着这片干涸的土地,有种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河水丰盛时,沿岸的金色胡杨,蔚蓝的天空,倒影于河水之上,波光粼粼,色彩迷人,风光秀美。在二道桥的那个清晨,我在镜头里发现了一幅廊桥画面:前景是胡杨金黄浓密的树叶,在树叶的间隙中闪现出一个牧民姑娘的身影,她穿着紫色的衣裙从桥上走过,就如一幅水彩画的意境。 

    在额济纳旗,日出、落日是每一天精彩的开幕和谢幕。无论是沙漠、河流、废墟还是胡杨林,朝霞和夕阳,都是大自然送给额济纳旗和摄影爱好者的最美妙的礼物。

  

发表于 2009-7-29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枯而不倒的生命——怪树林 

    在额济纳旗达莱湖布鎮西南约28公里的地方,有一片只有干枯的树枝没有树叶生长的胡杨林,这就是著名的怪树林。怪树林其实是荒漠中一大片死去的胡杨林的残骸,历经数百年而不腐烂,仿佛还在延续着顽强的生命。 

    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原始森林,唐代诗人王维曾有诗云: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由此可见当日草木之茂盛。据介绍,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与北大河汇流到额济纳,在平坦而浩瀚的戈壁滩中形成了一块扇形林带,这片林带从甘肃金塔县天仓乡延伸到额济纳居延海,长约200公里,最宽处15公里。怪树林也是这片林带的一部分。长期以来,这片树林就像一块明珠,焕发着无限的生机活力,与漫漫的黄沙顽强地对抗着。然而,由于水源不足等自然因素,包括胡杨、红柳、梭梭等沙漠植物在内的这片林带却在逐年减少,大面积的胡杨林枯死。额济纳的林系每年在以57万亩的速度递减。成片的红柳林干死了,成片的胡杨林变成了今天虬枝狰狞的怪木林。 

    经历了太久的时间的洗礼,怪树林已渐稀疏。枯死的胡杨奇形怪状,或仰天长啸,或俯身颔首,或直立向天,或东倒西歪,或如动物的遗骨,显露出树木原始的纹理,令人触目惊心。夕阳西下的天幕下,残枝断臂的胡杨,仍支撑着伸向天空,倒地的树枝横七竖八,像是对生命无情摧残后留下的战场。 

    走进怪树林,眼前是一片毫无生命一眼望不到头的死亡森林,呈现出古老的原始风貌,与不远处浓郁的胡杨林形成鲜明的色彩反差。有人会觉得,怪树林里有一种死寂和沉默的气氛,如魔幻世界里魔怪盘踞的恐怖地带。相传怪树林有一个悲壮的故事,说是一位将军率军从城中突围来到当时还浓荫丛密的怪树林,而西边滔滔弱水河却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于是一场恶战,烟消云散,古战场成为历史的永恒,苍凉的怪树林被传说为将军及众将士不死的灵魂所在。强劲的风沙鬼斧神工般将它们塑造成惊心动魄的姿势,彰显着一种不屈的品格,也给怪树林吐沫上一层悲壮的色彩。 

    在怪树林等待和拍摄日落是最令我难忘的回忆。下午四点我们就提前到达,在怪树林里探路踩点,选择角度,确定了几处最佳的拍摄点,然后就支好三脚架,几个人在一棵枯树下坐下来,沐浴着西下的阳光,抽上一根最富诗意的香烟。当晚霞的色彩在西天弥漫,天空和空气都被温暖的色调所渲染,光影不断地变化每一时刻都发生神奇的变幻,空气也被温暖的色调所渲染。像燃烧一般的天幕下,枯死的胡杨树干以各种姿态呈现出令人瞠目结舌的绰影,显现着生命的壮丽和苍凉。
发表于 2009-7-29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头枕西夏明珠——黑水城

    在历史上闻名的居延海南侧,有一座城墙保存完好的古城遗址,这就是有名的黑水城,蒙古语称作哈拉浩特(意为黑城)。而唐代大诗人王维更是曾于湖畔驻足,并写下了著名的《塞上作》一诗: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黑水城,最初是因额济纳河而得名,额济纳,原是西夏党项族语,意为黑水。该河来源于祁连山的雪水。每年,祁连山上融化的部分雪水,都要汇成河流,向北流向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额济纳草原,最后注入最北端的居延海中。这条由雪水汇成的河流,就是古代人称为黑水的额济纳河。黑水城,位于额济纳河下游的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地带,因旁边有黑水河流过,所以取名为黑水城。元代时又称亦集乃城哈拉浩特,仍为黑色都城之意。 

    这座四四方方、边角上耸立高塔的城市是丝路古道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遗址,西夏黑城历史悠久、灿烂辉煌,西夏文书便是在这里首次出土的,这里因之成为国际文物考古界关注的热点古遗址和塞北著名旅游景点。 

    走进黑水城是在一个阳光明亮的下午,天空蓝得耀眼,没有一丝云彩。从远处就能看到在城外的一角,两座比邻的佛塔凸立于城墙之上,塔影和近景的胡杨枯木相互映衬,使夕阳下的黑水城别有一番沧桑凝重的历史感。走进这座城墙高9,周长约2公里的西夏废都,荒凉满目,残柱颓壁到处可见,班驳的墙体留下岁月剥蚀的痕迹,而官邸、寺庙和民居的颓垣断壁已经被流沙掩埋了一半,到处都散落着各种瓷器和碎片、黑釉刻花、白釉褐彩,以及钧瓷和南方的龙泉瓷等等。 

    在黑水城众多的建筑中,宗教建筑是这座古城的一大特色。黑水城,曾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历史上曾建造过许多宗教寺院。有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不同的建筑。城外西南角就有一座伊斯兰式建筑,而其中以佛教建筑最多,而且占地面积也最大。在西北角的城墙上,至今还耸立着5座宝瓶似的佛塔,虽然残缺不全的喇嘛塔,但依然像是守城的卫士肃然而立。佛塔是用土坯垒成,虽经数百年的风沙侵袭,今天依然耸立云端。最高的那座13高的西藏覆钵式佛塔,古朴,圆融,安详,成为黑水城独具魅力的标志。 
   
虽然骄阳似火,但倚在城墙的阴影下立刻感觉到席席凉风吹过,沙面在风的不停吹拂下形成规则的条纹。于是,我索性在沙坡上躺下来,放松全身的关节,迷迷糊糊似睡非睡地,像是进入梦乡,恍惚之间浮现出当年明军大将冯胜扫边,断水破城,而守城将军哈日巴特尔誓死不降,血战阵亡的惨烈场景,那是一段蒙古人引以为荣的悲壮历史传说。 

    附近还有一座红城子,是一个汉代的城堡遗迹,在距离怪树林一公里左右的地方。红城子不大,大约20见方,城内外已经一无所有,只有高不到10的城墙屹立在戈壁上,如果遇到好的光线可以拍一些照片,但一般来说红城子只是从怪树林到黑水城路上的一个经过点,更多的人会选择在黑水城或怪树林等待光线,在红城子停留一下就向另一个目的地进发。 

发表于 2009-7-29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基本摘录与中国旅游网,如有版权问题请告知!谢谢!
发表于 2009-7-29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手机版|小黑屋|上海穿越者户外俱乐部 ( 沪ICP备12047122号 )

GMT+8, 2025-2-6 10: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