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望月小瓶子 于 12-5-19 18:09 编辑
言归正传,我们这次去的是安徽,徽式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古建流派,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而我们此行去的许村、江村、瞻淇村,都还完整地保留着古徽州的样子,徽州还有很多的牌坊,安安微博上问我,牌坊到底为什么而立呢?那就都来科普一下吧。
在封建社会牌坊是崇高荣誉的象征。树牌坊是彰德行,沐皇恩,流芳百世之举,是人们一生的最高追求。 牌坊俗名牌楼。牌坊的树立,是一件极不容易而又极为隆重的事,并不是有钱人想立就立的。根据古代的一些规定,凡是进入国子监读书和获得举人以上功名的人,方可经地方官府审核批准后,由官方出资建功名坊。至于立贞节牌坊、仁义慈善牌坊、功德牌坊者,要求就更严格,须经当地官府查核实后逐级呈报,最后由皇帝审查恩准,或由皇帝直接封赠,方能建造。即使允许建造,建造什么规格的牌坊,也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如只有帝王神庙、陵寝才可用“六柱五间十一楼”,一般臣民最多只能建“四柱三间七楼”。如果一个人的事迹,能获得皇帝降旨建造牌坊,那对这个人、这个家族乃至这个地方来说,都是一种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殊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