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穿越者户外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查看: 1893|回复: 8

转帖![羽绒衣裤] Gear Rumor Terminator (装备谣言终结者) 第一季:蓬松度越高越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3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破军 于 2016-7-13 16:23 编辑

作者:ADI 来源: 装备地带 序 中国是个盛产谣言的国家。老百姓也善于信谣传谣,虽然事后觉得是个笑话,可谁又没有排队买过盐呢。在网络时代,传播谣言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快捷方便,CTRl c Ctrl v 就行了。谣言看的听的多了就信以为真了,自以为真理在手,天下我有,于是也加入谣言大军,煞有介事绘形绘色忽悠后来人了。有些谣言甚至可以一代代传下去,如喝醋可以软化卡在喉咙里的鱼刺等等 。户外圈也不例外,中国户外兴起也就十年,还是个孩子,这个年纪说话做事一般还不靠谱,谣言终结者准备做一个系列,把一些户外装备圈里流传已久的奇谈怪论搞搞清楚。 梅良謦 2013.3.30晚 正文... 蓬松度的历史: 蓬松度的英文是 FILL POWER (or FILLING POWER) 通常简称FP。 羽绒作为保暖材料被用于户外装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2年,用绒鸭绒做成的羽绒睡袋开始被人们使用,虽然没有资料显示其到底有多蓬松,但是至少我们知道那个时候是完全没有蓬松度这种名词的。 几十年前,无论是户外装备品牌商还是户外运动爱好者都没有蓬松度这个概念,没人会去关注他的睡袋或者夹克使用的羽绒的蓬松度,在那个时代作为装备生产商,他们会在羽绒睡袋或者羽绒夹克的标签上注明使用了“PREMIUM GOOSE DOWN”字样来说明他们的产品是优秀的(或者“PRIME NORTHERN GOOSE DOWN”)。在购买羽绒制品的时候,鸭绒和鹅绒的区别在于价格,喜欢性价比的会选择鸭绒,不差钱的就选择鹅绒,虽然他们之间的差价可能只有15美金。在整个黄金登山时代早期“PREMIUM GOOSE DOWN”都代替着蓬松度这个“高科技名词”来证明产品的专业和优质。 但是时代在发展,越来越多的羽绒装备出现在市面上,不同产品之间的比较就越来越频繁,这个时候通常会使用LOFT(厚度)这东西来直观的进行对比,比如10多条各种牌子的睡袋进行综合打分,其中一项重要的数据就是LOFT的高低,直观的看LOFT越高当然也越暖和(越厚越保暖!)。LOFT衡量的是羽绒装备成品的厚度或者保温性能。从对羽绒的品种描述到成品性能的定量比较,是一大进步。 即使到今天LOFT也是很多羽绒品牌和普通用户衡量成品性能的重要指标 除了直观的LOFT之外,按照每盎司羽绒所占的体积的说法也开始出现,鸭绒的体积在475到550之间,鹅绒的体积在500到550之间。但是从LOFT到更为科学合理的每盎司立方英寸的进步更多的是市场本身的需求。 下面这张图片就是当时对于LOFT的一个初略的归纳,通过LOFT来直观的判断睡袋的使用温度 而蓬松度达到650甚至700算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蓬松度的概念开始成熟。从500FP进步到700FP,至少15年过去了。到了80年代蓬松度的说法已经大行其道。但是对于蓬松度这个名词的使用还没有完全统一。从当时的报纸和杂志中我们就能看到700蓬松度已经是极为优质羽绒的标杆。 这张是80年代patagonia的羽绒制品广告,PATAGONIA可以提供来自东欧(这里其实就是指波兰)650-750蓬松度的羽绒装备,而当时的行业标准是550蓬松度。但是这里PATA使用了两种不同的表述来说明蓬松度,一个是FILL POWER,一个是直接使用了体积。这也是后来日美系蓬松度标准的基础,按照每盎司立方英寸。体积就是蓬松度,蓬松度就是体积。 PATAGONIA是个伟大的公司如同他的创立者“乔伊纳德”,我不否认PATAGONIA能提供优质的羽绒产品,但是对比同年同期的FF的广告,我觉得PATAGONIA的750蓬松度是有水分的,FEATHER FRIENDS 一直是公认的最专业的小众羽绒装备品牌,除了在专业度上PATA较为逊色之外,在下面蓬松度是如何提高的部分中这个时期想做到这么高的蓬松度本身就是令人生疑的,甚至连700都未必没有水分。而同期另外一个专注羽绒装备的MARMOT家的羽绒制品其蓬松度水平还维持在625-650之间。 下面这张是FEATHER FRIENDS的广告,其产品和上面的PATAGONIA的是同一时间段的产品,而FEATHER FRIENDS使用FILL这个蓬松度概念,这说明当时对于FILL POWER 还没有形成行业标准。图中的数据信息量极大,FF不仅使用了当时最高的700蓬松度羽绒,而且还提供GORE-TEX材料的款式。 “蓬松度”最后还是来到了这个世界上,“FILL POWER”开始成为固定的行业名词成为羽绒睡袋和羽绒服装的质量标准化概念以及品牌本身需求的产物。 “FILL POWER” 从诞生哪天起就成为衡量羽绒装备性能最重要的指标(没有之一)。而在今天这个“FILL POWER”依然成为很多人选择羽绒装备的唯一和首选技术指标,“FILL POWER”被神话和误解了,当然这是很多品牌商希望看到的景象。 蓬松度的定义: 无论是维基百科还是IDFL等权威网站上对于蓬松度的定义都不复杂,依然是按照一定重量的羽绒在特定环境下所占的空间大小,根据这个大小来分等级。这和蓬松度的起源一脉相承,没有本质的变化。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清晰一个概念,那就是“蓬松度”只是一个在特点环境下,恒定重量的绒的体积大小。 蓬松度就是体积,体积就是蓬松度! 蓬松度是如何提高的? 羽绒是迄今为止地球上最保暖的天然材料,但是羽绒作为保温层(这里特指用于户外装备)被人类使用的历史并不悠久,羽绒来源于鸟类的羽毛下的绒朵。最常见的鸭,鹅他们的主要使命为人类提供食物而不是羽绒,羽绒只是鸭鹅成为人类食物之后的副产品。在鸭鹅极短的生命周期里他们能提供的羽绒的蓬松度极低,从300到450不等。只有经过1-2年的饲养,完全成熟的鸭鹅的绒在成熟度和饱满度上才能达到最优,更饱满和成熟的绒朵使得蓬松度有大幅度提高的潜力。 成熟的鸟类只是获得高蓬松度的前提条件,要让羽绒的蓬松度进一步的提高还需要两个因素: 第一个条件是羽绒的加工工艺需要得到提高,早期的羽绒是屠宰之后的产品由于本身绒朵很小而且脆弱所以也没有成熟的工艺来提高其蓬松度,羽绒需要经过整理,水洗,烘干这些步骤之后才能被用在服装和睡袋上面,而这些过程都是提高羽绒蓬松度重要的手段。 前面对PATA的怀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那个时期羽绒制品依然没有完全脱离副产品的范围,即便有饲养周期较长的鸟类,但是其数量极其稀少,更重要的是羽绒在获得之后的加工工艺并不是十分的成熟,再加上当时的蓬松度标准的设定细节非常值得商榷。即便在今天实实在在的750蓬松度也是极其优秀的产品。 实际上羽绒的蓬松度的提高幅度是相当的缓慢,90年代MARMOT的羽绒制品才达到725蓬松度,到了2000年后也还是维持在800左右浮动,但是900蓬松度在极短的时间里就横空出世了。而且这些绒的来源地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俄罗斯,中国,波兰。没有任何公开的资料显示人类在鸟类育种方面的突破使得鸟类的羽绒(羽毛)品质得以极大提升。在后面的照片中你会看到900蓬松度绒相比较800蓬松度的绒在体积上的飞跃。可是这种飞跃真的是绒越来越来好了吗? 另外一个因素使得羽绒的蓬松度极大提高的原因是由于蓬松度的标准指定之后,人们对羽绒的羽和绒的划分更为精确。在蓬松度度的定义里绒的定义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早期的羽绒制品由于技术以及标准的因素没有过多的关注羽绒制品中羽和绒的比例,但是对于蓬松度而言,绒才是保温的核心,羽的意义极低甚至有负面作用。在排除了羽的干扰之后,高纯度的绒才使得蓬松度能有更大空间的提升。 含绒量过低是很难提供高蓬松度的,常见的90%含绒量已经算是非常高了,但是这个比例根本不足以提供超过850以上的蓬松度。(YETI的900FP睡袋的含絨量在97%以上,雖然蓬鬆度未必靠譜但是這個含絨量是較為準確的數據) 这张照片相信看过的人很多,他可以直观的提供不同等级的绒的差别: 羽绒的实际蓬松能力和我们的蓬松度指标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今天蓬松度完全被神话的原因在于很多人并不清楚羽绒实际的蓬松能力的增长是赶不上我们制定的羽绒蓬松度标准的速度。这就是很多人对于蓬松度的错觉。这段话怎么理解呢? 前面我们说到蓬松度是有关体积的指标,但是这个指标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些条件通常都在实验室里设定。由于条件不同,得到的指标也不尽相同。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公认的蓬松度标准有:日美标和欧标,我们中国也有国标。 从上面的图片能看到,不管哪一种标准都是使用透明桶作为体积检测的容积,而区别就在于,這個桶大有學問,不同標準下各種指標都不一樣,比如:日美标的检测桶的直径和欧标检测桶的直径不同,设定的绒的重量也不同,其结果就是明显的蓬松度差异。 美标2000的桶径是241mm 欧标的桶径是284mm 其它数据也有差别,如果两者換成同条件对比的话在日美标和欧标之间会相差40-50个蓬松度。这个差值就十分的惊人了。那意味着如果Valandré的睡袋按照原产地的标准标800蓬松度的话,只要到了美国,他就可以标成850蓬松度。 同样一份羽绒在IDFL检测的结果是850蓬松度,在欧洲的结果是800蓬松度,那么你会相信哪个是真的呢?其实都是真的,只是标准的差异不同,你可以相信他是850甚至900,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你不该相信这世界上有蓬松度越高就越好的神话! 可是850的蓬松度够高吗?当然不够! 2006年后,日美系标准全面采用了湿蒸法来作为羽绒蓬松度的检测标准。而湿蒸法可以把羽绒蓬松能力全部榨干,干蒸法得到的850蓬松度在湿蒸法下可以轻松上到900蓬松度。也就是说羽绒在这种条件下其蓬松力被推至极限了。 很多人认为完全乾燥的羽绒蓬松度最好,其实不是! 在不同标准下,测量蓬松度之前的静置时间也不同,最长5天最短2天,国标是1天,时间越长越能反映真实蓬松度。900蓬松度的羽绒没有一个能在静置5天后保持如此高的水平。如果按照我们中国的国标来计算,900蓬松度的指标是31CM,这又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也是早期众多欧美专业小厂(比如rab,WM,FF)不承认有900蓬松度羽绒的存在。(而今天RAB明確抵制活拔生產的900蓬鬆度羽絨,WM依然使用LOFT來說明蓬鬆能力,只是簡單的提及羽絨的蓬鬆度達到了850,而FF開始採用更高的900+羽絨,MARMOT甚至修改同一款睡袋的標籤,把900蓬鬆度改成850蓬鬆度,這實在是一件耐人尋味的事情)。 09年MARMOT公司應Gary Dunckel的要求對其三條睡袋出具了一份原始羽絨樣品檢測報告(這也是為什麼MARMOT將原來標籤上的900蓬鬆度改成了850蓬鬆度的原因): 2005 CWM-EQ 900 fill: actual=850 fill 2006 Hydrogen 900 fill: actual=880 fill 2007 Helium EQ 850 fill: actual=850 fill 另一位叫Jordan的客戶將兩條標稱900蓬松度的睡袋裏的絨發給IDFL后,兩條睡袋的檢測結果是,770FP,680FP,如果這是你的睡袋你作何感想。 如果一個品牌標稱他的睡袋是900FP,那麼同等溫標的產品就可以比WM減少5%的羽絨使用量,在羽絨越來越昂貴的今天這個節約是相當可觀的。所以至少WM是個誠實的品牌!(絨鴨絨最新的價格是每克33元RMB) 這樣的研究和檢測數不勝數。濕蒸法得到的蓬鬆度和實際蓬鬆能力的差距十分巨大,通過濕蒸法將羽絨的蓬鬆度提高到900甚至更高早就是行業內不爭的事實! 那么900的蓬松度够高吗?当然也不够! 如果还要更高,我们还能想出办法来压榨羽绒的潜力。比如現在已經開始使用藥品以及雜交來改良“某些鳥類”的品種,然後用活拔的方法取得更好的羽絨。(活拔方式為什麼能得到高蓬鬆度的絨呢?看看新的蓬鬆度標準用的濕蒸法,不言自明!) 蓬松度畢竟只是一个數字指标,指标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我们所是使用的手段。 下面这张照片看到过的不会太多,看仔细的更少! 这是mont-bell(這家日本裝備品牌對於提高蓬鬆度是特別熱衷和積極的,最早使用900蓬鬆度的品牌中就有他家)关于羽绒从低蓬松度到高蓬松度适用环境的简单说明。注意看725蓬松度下的说明。(725蓬松度在从90年代到2006年之间被广泛应用在探险级的羽绒装上,在后期还有更高的775蓬松度被应用。)难道你不会疑问如果蓬松度越高越好的话,为什么探险装备大多使用650-750的羽绒?而不使用最高标准的蓬松度?是因为价格吗?还是有其它原因? 再明确一个概念: 蓬松度就是体积,体积就是蓬松度! 保暖性当然是蓬松度越高越好,因为体积越大相应的保温效果也越好,但是不要忘记体积越大,对于恒定重量的羽绒而言,空间密度会越来越小,羽绒的支撑力也会因为提供更多的空间而越来越低。羽绒作为保温层不可能单独存在,在其它材料以及使用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支撑力,羽绒最容易失去的恰恰就是蓬松度。 1. 低蓬松度的抗压能力最好,但是保暖性能太弱 2. 高蓬松度的抗压能力最差,但是保暖性能很高 3. 适中的蓬松度能兼顾抗压和保暖的两种能力 维基百科里关于蓬松度的一段描述虽然很含蓄但是说的很清楚,即便是蓬松度550的羽绒也能提供足够的保暖性能,而550这个数字正是黄金登山时代里的羽绒制品的行业标准。 蓬松度是实验室里的数据,而我们不可能生活在实验室里,羽绒的蓬松能力是有极限的,而蓬松度是没有极限的。 当你追求越来越高的蓬松度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到底需要蓬松度带给你什么?是温暖还是虚荣。 后记:PATAGINIA已经出了1000蓬松度的羽绒制品,让我们一同期待更高的蓬松度吧!
 楼主| 发表于 2013-4-3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破军 于 2016-7-13 16:24 编辑

保暖性当然是蓬松度越高越好,因为体积越大相应的保温效果也越好,但是不要忘记体积越大,对于恒定重量的羽绒而言,空间密度会越来越小,羽绒的支撑力也会因为提供更多的空间而越来越低。羽绒作为保温层不可能单独存在,在其它材料以及使用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支撑力,羽绒最容易失去的恰恰就是蓬松度。这句话是要点。
发表于 2013-4-3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破军 于 2016-7-13 16:24 编辑

这个太专业了啊!
发表于 2013-4-3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破军 于 2016-7-13 16:24 编辑

总结:毛的发展历程。。。。
发表于 2013-4-3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破军 于 2016-7-13 16:24 编辑

学习啦!顶{:soso_e179:}
发表于 2013-4-5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破军 于 2016-7-13 16:24 编辑

太专业了,不大懂
发表于 2013-6-1 15: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破军 于 2016-7-13 16:24 编辑

写论文啊。
发表于 2014-11-20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破军 于 2016-7-13 16:24 编辑

为什么我看不到照片啊。。。。。
发表于 2014-11-20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破军 于 2016-7-13 16:24 编辑

专业,厉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点统计|手机版|小黑屋|上海穿越者户外俱乐部 ( 沪ICP备12047122号 )

GMT+8, 2024-12-1 07: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